戲校畢業后,我進入了上海京劇院,出演了《火鳳凰》《貍貓換太子》等劇目,這些作品的成功,給我帶來了許多榮譽和獎項。但這并不能讓我滿足,我希望能在藝術上不斷超越自己。
2007年,我遇見了著名戲劇導演石玉昆,他對我說:“你可以試著演繹《巴黎圣母院》里艾絲美拉達這個角色,那個個性鮮明、青春靚麗的女孩子和你很像?!蔽乙灿X得能將外國著名歌劇作品改編為京劇是一種新的嘗試和突破,我毅然接受了這次挑戰。
艾絲美拉達是一個性格經歷都很復雜的人,如果我沿用原有戲曲表演形式來套到這個人身上,很難完整體現人物性格,但我又不能憑空捏造人物特點,于是我便想到在京劇表演中融入探戈舞的元素,這樣就能將吉卜賽女郎那種火辣的熱情和浪漫的態度表現出來。
很多人說,《巴黎圣母院》改編大膽而有根據,給人以全新的感受,是一次以京劇演繹外來題材的成功嘗試。其實,京劇藝術要發展傳承,必須要突破流派的隔閡。藝術創作要守規矩,但不能思想禁錮。我是學“梅派”的,梅蘭芳先生的一句話我一直銘記于心:“學我者生,像我者死”。藝術創作也是同樣的道理,沒有獨立個性的藝術作品是沒有生命的。